市面上食用油的種類繁多,不少人表示在選擇健康、適合的植物油種類上存在迷惑,但也有一些人認為,與單一品種的植物油相比,將多種油脂按比例混合的調和油似乎營養更全面、比例更恰當,也更符合健康的需求。
調和油的概念和前景是好的,就像復合膳食補充劑一樣,健康、經濟又簡便。
但市面上的調和油真的符合健康標準嗎?面對各種品牌的調和油,我們又該如何選擇?
植物油應符合的健康標準
評價一種植物油是否健康合理,主要是看其脂肪酸的構成比例。
按照中國營養學會在《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中對成年人脂肪適宜攝入量的推薦,我們在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上應做到<10%:10%:10%,也就是我們俗稱的“1:1:1”。
由于我們日常膳食中從動物性食物攝取到較多的飽和脂肪酸,因此不論是調和油還是單一成分的植物油,在飽和脂肪酸的比例上都要有所降低。
而我們習慣上的用油種類,如大豆油、玉米油和葵花籽油在單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上均大大低于多不飽和脂肪酸,長此以往可能會導致兩者攝入的不均衡。
因此,植物油中降低的飽和脂肪酸部分最好由單不飽和脂肪酸來代替,即單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要略高于多不飽和脂肪酸,如橄欖油。
調和油——不知道的秘密
我們按照植物油的健康標準去選購調和油,但它們似乎避諱從正面給我們答案。
調和油的營養成分表上標明了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的百分比值,卻沒有將單不飽和脂肪酸與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進行說明,并且配料表中所添加的植物油種類并未標識出占比值。
但根據《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中“各種配料應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時加入量的遞減順序一一排列”的規定,調和油中某種配料排得越靠前,表明當中此成分含量越高。五谷調和油或堅果調和油中,排在前兩位的多為大豆油和菜籽油,這兩種油類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接近1:2。
因此,除非添加了某種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的油類,否則這種比例很難改變,可遺憾的是,調和油中含量居中的玉米油(1:2)、葵花籽油(寒冷地區為1:3.5,溫暖地區為3:1)、花生油(接近1:1)也并不能有效改變這種比例(溫暖地區產的葵花籽油除外)。
如果不能做到“1:1:1”或“黃金配比”,那調和油與單一品種的食用油相比,在營養價值和健康關懷上又有何突出呢?
3種方法吃到健康調和油
雖然我們現在無法揭開調和油的面紗,真正看清它,但我們可以通過對比、選擇以及生活上的小方法來吃到真正符合人體健康的調和油。
一選擇高端調和油例如橄欖調和油、山茶調和油。橄欖油和山茶油都是含油酸(單不飽和)較多的食用油,與含亞油酸、亞麻酸(多不飽和)較多的油類混合(如豆油、菜籽油),兩者剛好能達到較佳的比例。
不過選擇時要看清配料表,應選擇橄欖油和茶油排在首位的產品,如果排在第三位以后,則沒什么意義。
二多種油交替食用要養成熱菜、涼菜使用不同食用油的習慣,涼拌菜可以選擇橄欖油、亞麻籽油,熱菜可用豆油、花生油等。
單一品種的食用油只要多種搭配、交替食用,也能吃出調和油的合理比例,而且吃的更明白更放心。
三自制健康調和油如果想要追求營養與簡便,但又沒有選擇到合適的調和油,不如自己動手調制吧。只需將幾種常見的油類,如豆油(亞油酸)、亞麻籽油(亞麻酸)、橄欖油(油酸)按照2:1:1的比例進行調和即可。
我們應該懂得正確選擇調和油,并通過一些生活方式的改變來吃到健康放心的調和油,你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