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秋葵,又名補腎草、秋葵和羊角豆等,為錦葵科秋葵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非洲熱帶地區,近幾年引入我國。黃秋葵是一種營養保健菜,因此有著“綠色人參”之美譽。可是你知道秋葵的禁忌嗎?吃秋葵的時候千萬別觸犯這些禁忌喲。
秋葵的禁忌
秋葵又名羊角豆、咖啡黃葵、毛茄,目前黃秋葵已成為人們所熱追營養保健蔬菜,風靡全球。它的可食用部分是果莢,又分綠色和紅色兩種,其脆嫩多汁,滑潤不膩,香味獨特,深受百姓青睞。原產于非洲,20世紀初由印度引入我國,近年來,在日本、臺灣、香港及西方國家已成為熱門暢銷蔬菜,在非洲許多國家已成為運動員食用之首選蔬菜,更是老年人的保健食品。黃秋葵種子可榨油,黃秋葵油是一種植物油,它的營養成分和香味遠遠超過芝麻油和花生油。
黃秋葵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適合胃炎、癌癥、胃潰瘍、貧血、消化不良食用,特別是青壯年、運動員、護膚女士、男士更應該多吃;
但是秋葵屬于性味偏于寒涼的蔬菜,胃腸虛寒、功能不佳、經常腹瀉的人不可多食。
秋葵在較高的溫度下,由于呼吸作用相當快速,使組織快速老化、黃化及腐敗。最好儲存于7℃~10℃的環境中,約有10天的儲存期。不可凈碎冰直接撒在果實上面,否則會產生水傷斑點。買來秋葵后要防止擦傷,否則擦傷后數小時即變黑。
秋葵更重養胃功能
最近是秋葵成熟的季節,傳說中的降糖圣品、抗腫瘤食物、植物偉哥也借機風靡了一番。然而,陳瑞芳也表示,種種封號也有點言過其實,秋葵的作用沒有風傳那么神奇。
說秋葵有降糖、抗腫瘤作用,但這是多數綠色蔬菜的特性。蔬菜中富含維生素和纖維為人體所需,有助平衡肉食過多引起的營養失衡,保持身體康健。在醫書中,黃瓜、苦瓜也被認為是不錯的降糖食物。然而食物畢竟非藥物,有一定的保健功能,但作用始終有限。
而“植物偉哥”的稱號更是無中生有,中醫壯陽的食物都是偏溫性的,而秋葵性質偏涼,與此有所偏頗。不過,對于煩躁、虛熱所導致的早泄,秋葵的確有去下焦之火的好處。總的來說,相比起秋葵,韭菜的壯陽功效則更受到廣泛認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反而,秋葵粘滑、富含果膠,對胃黏膜有一定保護作用,對胃炎病人有一定輔助養生的功效;秋葵中也富含鐵,對月經量過多、頭暈眼花有一定的食療作用。而對于脾胃虛寒、經常拉肚子的人群,則不適合長期食用這種偏寒涼的食物。
秋葵補腎言過其實
黃秋葵的各個部分都含有半纖維素、纖維素和木質素,而且黃秋葵的嫩果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游離氨基酸、VC、VA、VE以及磷、鐵、鉀、鈣、鋅、錳等礦質元素和由果膠與多糖等組成的粘性物質。黃秋葵相對于其他蔬菜比較特殊的地方在于黃秋葵的內部含有的粘液。這種稀有的黏性物質(糖聚合體)中主要成分含有果膠、粘性糖蛋白、維生素A和鉀
可是食物非藥,別期望過大,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
不知不覺間,我們身邊總會流行起一些“神奇”的食物。
這些食物擁有的養生功效,如最近微信上傳播甚廣的牛蒡茶、秋葵,分別認為是降壓通便、降糖強腎的作用,因而引發無數群眾的追捧。
似曾相似,前幾年,綠豆、泥鰍、大蒜等食物也先后受過如此禮遇。后來,這幾味被捧上天的養生圣品也漸漸少人問津。專家表示,食物并非藥物,有養生作用,但并非治病良方。出于因為各種商業、營銷等目的,普通的食物搖身一變,價值不菲。
以上就是秋葵禁忌的有關介紹,看了上面的文章大家對秋葵的有關禁忌應該都了解了吧。小編在這里提醒大家,不要太迷信商家的宣傳,秋葵不是藥,治不了腎虧。我們在生活中應該學會理性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