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很多地方端午習俗是吃粽子,除了習俗外,其實吃粽子也有很多養(yǎng)生功效的哦,那么,粽子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粽子功效
1、利尿消腫
粽子中一般含有紅豆,紅豆不僅內(nèi)含豐富的蛋白質(zhì)及多種營養(yǎng)物質(zhì),而且具有利水除濕、和血排膿、消腫解毒等功效。人體常為濕熱阻遏,紅豆能夠利水濕,解熱毒,與綠豆相輔相成,堪稱消夏良藥。
2、補中益氣
粽子中一般含有紅棗,紅棗能補益脾胃和補中益氣。所以對於脾胃虛弱和腸胃不佳的人士,如消化不良、經(jīng)常吐瀉或便秘人士都有好處,多吃紅棗能改善腸胃功能。此外,紅棗又能補氣血,對於中氣不足及氣血虧損人士特別有幫助,能減少平日氣促氣喘的情況,又能針對肌肉無力等癥狀,增加體力。
3、清熱解毒
粽子總會用到蘆葦葉,紅棗能補益脾胃和補中益氣。所以對於脾胃虛弱和腸胃不佳的人士,如消化不良、經(jīng)常吐瀉或便秘人士都有好處,多吃紅棗能改善腸胃功能。此外,紅棗又能補氣血,對於中氣不足及氣血虧損人士特別有幫助,能減少平日氣促氣喘的情況,又能針對肌肉無力等癥狀,增加體力。
我國明代著名醫(yī)藥學家李時珍在其所著的《本草綱目》中稱粽葉具有治療“清熱止血、解毒消腫、治吐血、下血、小便不利、癰腫”等功效。包粽子的葉子,北方大多用蘆葦葉,南方多用竹葉或荷葉,這些葉子都有很好的藥用功能。如:葦葉可以清熱生津、除煩止渴;竹葉可以清熱除煩、利尿排毒;荷葉能清熱利濕、和胃寧神。作為食品包裝,其具備天然和無污染的特性,因此,被當今營養(yǎng)學家稱之為“天然綠色食品”。另外葉子不僅帶來清香,還能提供多酚類物質(zhì)和鉀元素,蒸制時滲入米內(nèi),有利于提高人體的抗熱機能。近年來研究證明,粽葉(箬竹葉)的提取物還具有抗癌作用。
4、開胃健脾
芒種過后,天氣日益炎熱,身體表面血流增加,腸胃功能逐漸下降,人容易苦夏消瘦。吃糯米正好能夠改善這一問題。且不說其中的配料,僅就清香的葉子和柔軟的糯米,就足以讓人食欲大開。對于那些胃酸少消化能力差,傳統(tǒng)稱為“胃寒”的人來說,糯米是非常好的食品。如果因為貪吃螃蟹大蝦之類胃里發(fā)涼,趕緊吃一個熱粽子,或者喝碗熱糯米粥,馬上就會舒服不少。
5、美白養(yǎng)顏
粽子中的糯米、紅棗等均含有美白養(yǎng)顏的作用,是女生們夏日美白好幫手。
細數(shù)粽子的五大功效
不同粽子不同養(yǎng)生功效
1、紅棗糯米粽子
端午節(jié)粽子的經(jīng)典傳統(tǒng)搭配是紅棗糯米粽子,之所以經(jīng)久不衰,是因為夏日脾胃虛寒,糯米治胃虛,紅棗有健脾益胃的功效,健脾養(yǎng)胃的紅棗加上溫補脾胃的糯米,功力倍增,能夠強力對抗脾胃虛寒。
2、蓮子糯米粽子
蓮子糯米粽子有安心挑神的功效,如今過于焦慮失眠的人群越來越多,你可每晚一頓蓮子糯米粥,端午更宜吃蓮子糯米粽子。蓮子可以養(yǎng)神安眠,對睡不安穩(wěn)的人很對癥。此外,脾胃不好的人更容易焦慮,焦慮會加劇失眠多夢。用蓮子安神,糯米養(yǎng)胃,雙管齊下,睡得才安穩(wěn)。
3、黑豆糯米粽
黑豆糯米粽,有好的美容功效,黑豆性甘平,入腎經(jīng),在臨床研究中有改善黃體功能和促排卵的神奇功效。因為黑豆和糯米都不易煮爛,可以選擇用高壓鍋燉黑豆糯米粽。黑豆中含有豐富的雌激素,可將雌激素保持在高水平狀態(tài),也就不擔心皮膚枯萎了。
4、桂花豆蓉甜粽
桂花豆蓉甜粽洋溢著桂花清香,花味沒有被豆蓉蓋過風頭,似是在吃桂花糕。清香南瓜甜粽選用日本鮮南瓜肉,適量控制分量,味道清甜,不會太膩。傳統(tǒng)的蜜餞八彩粽是葡萄干、菠蘿干、芒果干、糖冬瓜、生曬元肉、杏脯肉等干果,味道豐富營養(yǎng)。桂花味辛,性溫,具有止咳化痰、養(yǎng)生潤肺的功效,還可解夏日口干舌燥、脹氣、腸胃不適,能調(diào)養(yǎng)夏日胃寒胃疼,還可滋潤美白皮膚,解除體內(nèi)毒素;驅除體內(nèi)濕氣,養(yǎng)陰潤肺,凈化身心。
5、芒果、抹茶紅豆、芝麻甜心冰粽
冷凍過的粽子吃起來非常爽口,透明的外層類似中式糕點般勁道,味道像在吃甜品,另有椰香慕絲和青檸味,猶如東南亞風情般誘人。芒果含芒果酮酸等化合物,有抗癌作用。芒果汁能增加胃腸蠕動,對防治結腸癌更有裨益。芒果的胡蘿卜素含量很高,能潤澤皮膚,是女人美容佳果。芒果中含有芒果苷,有明顯抗脂質(zhì)過氧化作用,能延緩細胞衰老,可明顯提高紅細胞過氧化氫酶活力和降低紅細胞血紅蛋白。
健康吃粽子
注重高纖:粽子使用的糯米所需消化時間較長,胃腸排空需時較久,容易造成胃酸過多、腹脹或肚子悶痛等消化不良的癥狀,若主料能以部分的雜糧米、紅豆、薏仁、山藥、芋頭或紅薯取代,不僅可增加纖維質(zhì)含量,減少腸胃負擔,更有益于健康。
少油低熱量:肉粽早已成為“粽族”中的主角,但它的缺陷是飽和脂肪含量高。如果能改用瘦肉,甚至以雞肉、海鮮或魚肉取代。
營養(yǎng)成分的標示:包括每份重量或每100克所含的熱量、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與鈉含量,但消費者常誤以為營養(yǎng)標示上的數(shù)據(jù)就是一個粽子提供的熱量與營養(yǎng)素,正確的方法是以每份的重量或每100克與一個粽子的實際重量去換算。因此,養(yǎng)成閱讀營養(yǎng)標示的習慣,購買符合個人需求的粽子,才能讓這個端午節(jié)既美味又健康。
食物搭配:端午節(jié)前后可別餐餐以粽果腹,而忘記其他種類食物的攝取,因為粽子一般只能提供六大類食物中的主食、肉類與油脂。建議搭配時令蔬菜,餐后來一份水果。
適量:不宜吃太多,吃后不能立刻喝冷水,粽子是糯米做的性熱,遇冷凝結不消化,腹脹。
吃粽子的禁忌
1.吃粽子時最好能同時喝茶水,幫助吞咽和消化,有節(jié)制的食用,一次少吃一點,可選擇迷你粽子
2.吃粽時應該搭配涼拌青菜、水果沙拉,緩解腸胃不適
3.粽子要充分加熱,煮熱變軟后才能吃;
4.如有胃病的人吃粽子可選白米粽,別蘸糖,不要吃得太甜
5.有膽結石、膽囊炎和胰腺炎的病人,不要吃肉粽、蛋黃粽等脂肪、蛋白含量過高的粽子。
6.食用前需充分加熱至軟。
粽子的功效與作用就是以上內(nèi)容了,看來,粽子不僅口感好,還有營養(yǎng)呢?但是,在吃粽子的時候,還是要多注意的,健康吃粽子才能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