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對于烤麩有多少了解呢?烤麩是面筋嗎?烤麩和面筋的區別是什么呢?這些問題是不是都在困擾著各位呢。關于烤麩的知識相信大家也都非常感興趣,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分享關于烤麩的知識吧。
烤麩和面筋的區別
面筋的生產過程,就是從小麥面粉中提取凝結的蛋白質的過程。面團水洗的次數越多,面筋中的淀粉夾雜率越低,蛋白質的成分越高,質量也就越好。將濕面筋平攤在蒸籠中,厚度為2~3厘米,加熱30分鐘,即成俗稱的“烤麩”。
一提起烤麩,很多人會想到上海的美味小吃——四喜烤麩,這道味道甜咸、冷熱兼可的菜肴不但鮮香爽口,還具有非常高的營養價值,特別適合肥胖和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食用。
在各大超市的副食品貨架上,可以經常見到外觀像蜂窩一樣的烤麩。其實,烤麩是由生面筋經保溫發酵后高溫蒸制而成的,它松軟而富彈性,表面有很多氣孔,是一種海綿狀的健康食品。
烤麩是介于豆類和動物性食物之間的一種高蛋白質、低脂肪、低碳水化物的健康食物,每 100克烤麩中蛋白質含量為22克,僅低于黃豆,而明顯高于谷類及豬、牛、羊肉,但脂肪、碳水化合物又明顯低于黃豆和其它面食。 此外,它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烤麩不但容易消化吸收,還有助于減少動物性蛋白質的攝入。肥胖、血脂高、膽固醇高以及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常吃點,既保證了蛋白質的供給,又限制了熱量的攝入。
從中醫角度來看,烤麩味甘、性涼,有和中、解熱、益氣、養血、止煩渴等功效,體虛勞倦、內熱煩渴的老人常吃也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烤麩是什么
烤麩,江南地區常見的漢族特色食品。用帶皮的麥子磨成麥麩面粉,而后在水中搓揉篩洗而分離出來的面筋,經發酵蒸熟制成的,呈海綿狀,蛋白質含量高,也含有鈣、磷與鐵質,坊間一般食品店均有售。
生麩的制作過程是一種轉化的藝術,乃是將麥子磨成麥麩面粉,用適量的水調上勁后,并在清水中搓揉篩洗,分離出淀粉,留下面筋,發酵蒸熟后呈海綿狀植物蛋白。傳言為南朝梁武帝時期所創,梁武帝信佛茹素,面筋、烤麩是對他胃口的。
吃烤麩,寓意在新的一年里“呼呼響、富起來”。舊時,家家戶戶年夜飯的餐桌上必有一碗配料豐富的烤麩:花生寓意多子多福,生麩寓意一生富貴,香菇、金針(黃花菜)取黃金為貴之意。
面筋的類別
面筋是一種植物性蛋白質,有麥膠蛋白質和麥谷蛋白質組成。將面粉加入適量水、少許食鹽,攪勻上勁,形成面團,稍后用清水反復搓洗,把面團中的活粉和其它雜質全部洗掉,剩下的即是面筋。面筋如果要進一步加工的話,可以加工成油面筋、要細分種類的話,主要有三種即油面筋、水面筋和烤麩,具體如下:
1、油面筋:可以加面粉,也可不加面粉。加面粉的配方(北京、上海)是:濕面筋10公斤,加面粉2.0~2.9公斤,再加少量鹽。攪拌7~8分鐘,取出后切成小塊制成小球,先投入油溫為90~100℃的油鍋里,炸3~5分鐘,使球的外層起一層破皮,撈出后再投入油溫為130~240℃的油鍋里,再炸10分鐘出鍋即可。
2、水面筋:將濕面筋切成小塊或制成小球,然后投和水鍋,用蒸汽加熱,使蒸汽保持100℃左右,持續30分鐘,即成水面筋。
3、烤麩:將濕面筋平攤在蒸籠中,厚度為2~3厘米,加熱30分鐘,即成烤麩。
以上介紹的烤麩是面筋嗎?面筋和烤麩的區別,大家都記住了嗎?烤麩最常出現在上海家庭餐桌上的食物之一,除作主料外,還可與多種葷素原料組配,又稱百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