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酒湯圓怎么煮?米酒湯圓的做法有什么?米酒湯圓,是江南地區常見的漢族小吃,酒香四溢,香甜可口。一碗充滿酒香又溫暖甜蜜的小缽子甜酒下肚,渾身暖洋洋,米酒湯圓中的湯圓一般分為芝麻和山楂兩種餡料,具體怎么個煮法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米酒湯圓怎么煮
米酒湯圓好吃,深受小朋友喜愛,做法也很簡單,而且還有健脾養胃的功能。那么我們今天就來學一學怎么做好吃的米酒湯圓吧。
原料:
1、主料:甜酒半碗(帶酒水和米粒),小湯圓300克(也可以自己用湯圓粉搓)。
2、輔料:桂花蜂蜜。
做法:
準備一口奶鍋,放大半鍋水,水開后加入放入小湯圓,湯圓浮起來就熟了。(水稍微多點不會粘鍋,湯圓熟后根據個人食量愛好舀出部分水)
舀出部分水后放入米酒、藕粉。不停攪拌見鍋里粘稠、起泡就關火出鍋。
出鍋,根據個人喜好,糖不夠的可以適量加入白糖。
加入藕粉既增加了營養,也可以使得米酒和小湯圓不會沉入碗里影響美觀!
小叮嚀:
1、米酒里還可以加雞蛋,隨自己喜好。
2、加桂花蜜時,米酒放溫了再加,以免破壞蜂蜜的營養。
米酒,也就是醪糟,是一種用糯米蒸熟后加入酒曲經36小時發酵后制成的,度數比較低,香甜可口。可用來做小湯圓,可以用來做雞蛋,也可以直接喝。有滋補美容養顏之功效。吃時在開水里煮一下,可加入蛋花、湯圓、桂花糖等。我國南方一些地方愛吃這個醪糟汁。但叫法各有不同。四川叫醪糟,浙江一代叫甜酒釀,湖南地區干脆叫甜酒,還有的地方叫米酒。
醪糟的做法也很簡單:糯米蒸熟,攪散置盆,可灑一點點冷水。然后把糯米飯團成火山狀,以手輕拍。灑一點酒藥,然后密封,盆邊可放二個灌滿開水的玻璃瓶(打點滴用完的空瓶也可)。再用家里多余的棉恕密密實實地裹起來。一周即成。
米酒湯圓的營養
米酒湯圓是我國民間一道歷史悠久的小吃,廣泛流行于長江流域,如四川、湖南、江浙等地。將米酒兌水燒開,放入湯圓(通常是無餡的小湯圓),待湯圓浮起后,加入少量桂花即可。醪糟湯圓清香爽口,有酒味但不濃烈。
此外,還可以在水沸時打入蛋花,營養口味都更好。
專家介紹,米酒又叫酒釀、醪糟、甜酒,有健脾開胃、舒筋活血、祛濕消痰、補血養顏、延年益壽的功能,最宜中老年人和體弱者飲用。
在江南民間,為了給產婦滋補,也有必飲米酒之說。此飲品清香襲人、甜潤爽口,富含多種維生素、氨基酸等營養成分,不加任何食品添加劑、防腐劑、色素等,屬天然綠色飲品。
糯米作為一味中藥味甘性溫,入脾腎肺經,具有溫胃健脾、益氣止瀉、生津止汗的作用。做成米酒湯圓后,不僅增強了其補益功能,還增加了活血通絡的作用:如對慢性萎縮性胃炎和消化不良者有促進胃液分泌,增加食欲,幫助消化的作用。
對慢性關節炎患者有助于活血通絡止痛;對大病初愈,身體虛弱、貧血、手術恢復期的病人,可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專家提醒說,米酒湯圓雖然味美可口,但別多吃,每天150-200克較為適宜。老人、小孩、脾胃虛弱、內火較重的人更不宜多吃。另外,糯米有一定的收斂作用,如吃糯米導致便秘,可以喝點蘿卜湯化解。
米酒湯圓的制作竅門
1、輕輕捏。在下鍋前,應用凈手微捏元宵,使其外皮上略有裂痕,這樣下鍋煮透后的元宵里外皆熟,不會夾生,且軟滑可口。
2、開水下。待水燒開后,把元宵慢慢放入鍋內,同時應隨即用勺將其輕輕推開,朝同一方向略作攪動,使其旋轉幾圈,不粘鍋。
3、慢火煮。旺火煮上片刻,待元宵浮起后,迅速改用小火慢煮,否則會使元宵在鍋內不斷翻滾,煮出的元宵外熟里生不好吃。
4、點冷水。在煮元宵的過程中,每燒開一次鍋應同時點入適量的冷水,使鍋內的元宵保持似滾非滾的狀態。開鍋兩三次后,再煮上一會兒,便可出鍋食用。
5、辨生熟。辨別湯圓是否熟透,可“眼觀手按”,眼觀:看其是否表面光滑并浮于水面;手按:手拿筷子按下時,湯圓是否松軟一致,有一定彈性。達到以上要求,即可食用。
6、勤換水。鍋內的沸水連續煮過兩三次元宵后,便應及時換水。因為這時鍋內的元宵湯已變得稠膩,如果再繼續使用下去,不但元宵熟得慢,而且容易夾生。
7、及時煮。生元宵的糯米粉中含水量較多,若將元宵做好后久放,會出現變質現象,生元宵受凍后再煮,還常會煮破皮子,影響外觀。
8、快出鍋。已經煮熟的元宵若一時吃不完,應及時出鍋,并將其置于潔凈的冷開水中,待冷卻后撈出裝入盤中。
米酒湯圓怎么煮?米酒湯圓的做法介紹就是以上了,米酒湯圓的甜甜口感讓很多人喜歡,在外面總是忍不住點個米酒湯圓喝!要是真心喜歡,不妨在家自己做做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