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是飯桌上常見的食材之一,超市、菜市場、藥房里的山藥品種多樣,山藥、懷山藥、淮山藥、毛山藥 、鐵棍山藥等,雖叫法不同,但長相卻只分粗細。有人問鐵棍山藥是不是淮山藥,接下來就讓小編為大家 為大家來解答吧。
鐵棍山藥是不是淮山藥
鐵棍山藥不是淮山藥,而是懷山藥。
懷和淮,均指產地。“懷”是指河南懷慶府;“淮”指江淮地區,包括安徽、江蘇、浙江!艾F在的 山藥,也不只產于河南,像湖北的利川山藥、山東的陳集山藥和新城的細毛山藥也很有名!
《神農本草經》上記載了山藥,列為上品,名為“署豫”。宋朝以前的山藥產地,有山西、河南、山 東、浙江、江蘇、安徽、江西、四川等地。其中評價“佳”或者“良”者,各種本草說法不一。到明朝以 后,大部分都認為河南古懷慶府的山藥最為優良了。到20世紀30年代《藥物出產辨》更是明確山藥“產河 南懷慶府、沁陽、武陟、溫孟4縣。”
現在的鐵棍山藥就屬于懷山藥,一般認為產地河南的比較好,但鐵棍山藥也分為兩種,一種是種在壚 土地里的,一種是種在沙土地里的。
鐵棍山藥的分類
鐵棍山藥又因為土質不同分為兩種:壚土鐵棍山藥、沙土鐵棍山藥。
其中壚土鐵棍山藥因為地質堅瓷,黏性大,土質硬。所以它彎彎扭扭,雖然不是好看,但口感較好。
壚土鐵棍山藥,形狀像樹根,沙地種植的山藥則又長又直,鐵棍山藥的顏色偏深一些。
沙土鐵棍山藥因種植在沙地里,土質松軟,口感面甜,營養價值同樣較高,成圓柱形,長60-80厘米 ,最長可達100厘米以上,直徑2.5厘米左右,表皮土褐色,密布細毛,有紫紅色不光澤斑。肉極細膩,白 里透黃,質堅粉足,粘液質少,久煮不散,味香、微甜、口感特好,久食不煩膩。藥食兼用。
壚土、沙土鐵棍山藥皮非常薄,尤其是煮熟后非常明顯。但要注意一點,一人一天量保持在3-4兩左 右,多食容易上火。
鐵棍山藥的特點
外觀:鐵棍山藥通常直徑2—2.5厘米,表皮顏色略深,根莖有鐵紅色斑痕。
重量:鐵棍山藥的單支重量一般不超250克,也就是五兩(但沙土鐵棍山藥80厘米以上重量可在500克 左右,根據種植技術和管理而定)。
肉質:將鐵棍山藥折斷,可以感到其肉質較硬,粉性足,其斷面細膩,呈白色或略顯牙黃色,黏液少 。
口感:由于鐵棍山藥中水分含量少,山藥多糖等含量豐富,因此,其液汁較濃,煮食后口感較干膩、 甜香,入口覺得“面而甜”,帶皮食用伴隨淡淡的麻味。
鐵棍山藥是不是淮山藥?看過以上對于鐵棍山藥的一些介紹之后,相信大家對于鐵棍山藥都有了更深層次 的了解了。另外,鐵棍山藥的做法也是多種多樣哦,大家可以自己做一下,美味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