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是端午節了,又到了吃粽子的季節。我們都知道,粽子的口味有很多。那么粽子有什么口味呢?粽子什么餡的好吃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粽子有什么口味
一、北京派
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北京粽子個頭較大,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目前,市場上供應的大多數是糯米粽。在農村中,仍然習慣吃大黃米粽。黏韌而清香,別具風味,北京粽子多以紅棗、豆沙做餡,少數也采用果脯為餡。
二、廣東派
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廣東粽子與北京粽子相反,個頭較小,外形別致,正面方形,后面隆起一只尖角,狀如錐子。冬葉包裹著糯米、綠豆、咸蛋黃、冬菇、花生、五花肉及蓮子,是傳統裹蒸粽做法,豐富的材料充盈了口感的滿足。
三、四川派
四川人嗜辣,所以粽子也有甜辣之分,四川的辣粽,因制作講究,工藝復雜,其口味當然獨特,故成為四川千古流傳的名點小吃之一。其制法是先把糯米、紅豆浸泡5至6小時,將水倒出,放入椒粉、川鹽、味精和少許臘肉,用粽子葉包成約60克一個的四角粽。煮熟后食之,香辣適口,風味獨特。
四、蘇州派
蘇州粽子是呈長而細的四角形,有鮮肉、棗泥、豆沙、豬油夾沙等品種,具有配料講究、制作精細等特色。如豬油夾沙粽子,選用上等紅小豆,煮熟后去皮濾沙,再加入成倍的砂糖和適量的油脂制成餡,裹扎時餡里還夾有一塊肥肉,煮熟后晶亮甜美,油潤清香。
五、嘉興派
浙江嘉興粽子歷史悠久聞名華夏,嘉興粽子為長方形,有鮮肉、豆沙、八寶、雞肉粽等品種。嘉興粽子當推"五芳齋"為最,素有"江南粽子大王"之稱。它的粽子從選料、制作到烹煮都有獨到之處。米要上等白糯米,肉從豬后腿精選,粽子煮熟后,肥肉的油滲入米內,入口鮮美,肥而不膩。許多海內外朋友皆因品嘗過嘉興粽子后,方知浙江嘉興的地名。
六、海南派
海南粽子與北方的粽子不同,它由芭蕉葉包成方錐形,重約半公斤左右,糯米中有咸蛋黃、叉燒肉、臘肉、紅燒雞翅等,熱粽剝開,先有芭蕉和糯米的清香,后有肉、蛋的濃香。香濃淡兼有,味葷素俱備,令食者胃口大開。
七、山東派
在諸多品種的粽子里,輩份最大,資格最老的,當首推山東黃米粽子。選用黃黏米包裹的粽子黏糯,夾以紅棗,制品風味獨特,食用時,可根據食客習慣,佐以白糖,增加甜味。
粽子什么餡的好吃
一、雜糧八寶粽子
食材準備:糯米(總比例要低些),鷹嘴豆、小米,麥子米(麥仁),綠豆,紅豆,枸杞子,蓮子
具體操作:
1、鷹嘴豆和蓮子都比較大粒,提前先一起泡
2、其他的谷類,一起放大碗里泡脹;
3、粽子葉洗干凈,開水燙過備用
4、取兩片粽子葉,折出一個三角,然后放米和豆,用手壓實
5、粽葉從上往下折疊,疊成三角形最后用棉線綁結實
6、然后電飯鍋里煮半小時即可
二、市場上常見售賣四角粽子,一個粽子產生的熱量與一碗米飯等同,建議糖尿病患者每次最多吃1個,當主食吃哦。
三、無論豆沙粽還是豬肉粽,都含有較多糖分和脂肪,容易增加血液黏稠度,影響血液循環,最好還是不要吃。
四、粽子要趁熱吃,涼粽傷脾,熱粽養胃。吃粽子最好還搭配時令清淡蔬菜,餐后再來一份水果,不僅營養均衡,還可促進腸胃蠕動。把糯米換成雜糧,不僅豐富了口感,還有助于血糖控制。
自己做的粽子能放多久
自己做的粽子一般是當天做當天吃,如果是放冰箱冷藏室不要超過三天;放冰凍室不要超過一個星期。
如果是像粽子這種東西,相對于其他蔬果這些食物保質期還是久一點的。想提前做好的話,一般放在冷藏室不要超過三天。
超過三天的話最好是能冰凍起來,當然冰凍的時間也不要超過1個星期。
1、可以冷凍
粽子是屬于熟食的一種,其放于常溫下保存的時候,保質期只有幾天到一周之內,而如果將粽子放于冰箱的冷藏室保存的話,也只是能暫時的延長一點保存的時間,如果短期內不能將粽子吃完,粽子是可以放入冰箱中冷凍保存的。
2、保存時間
將煮熟了沒吃完的粽子放于冰箱的冷凍室中保存的時候,可以保存2個星期,不能更久了,2個星期之內需要吃完。如果是速凍粽子,則應該放于冰箱零下18℃的冷凍層中保存,可以保存3個月之久。
溫馨提示:
由于夏天氣溫高、濕度大,適合各種微生物的生長繁殖,煮熟的粽子在常溫下保存兩個小時后即容易變質。如果吃了變質的粽子,容易造成痢疾、腸胃炎等疾病。
以上就是粽子有什么口味,粽子什么餡的好吃的相關介紹了,希望能夠幫助到您,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關注【1588.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