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并不是要一成不變,有時候來點新花樣,可以讓我們更喜愛吃粽子。如果我們打算自己包粽子吃,那么怎樣煮粽子,怎么包粽子?
怎樣煮粽子
將包好的所有粽子放入大鋁鍋(大鍋),加水,水量以粽子煮熟后還淹過粽子為宜(防止缺少水分,中途可添加開水)?稍隰兆由厦娣派舷春玫碾u蛋一起煮。開始加熱,加熱到開鍋后,停火5—10分鐘,目的是為了讓米粘化粘在一起,再加熱時米不會從粽葉中溢出。小火繼續加熱約1小時,再停火10—20分鐘后,小火繼續加熱約1小時,粽子即熟。時間長一點,煮出的粽子味道濃郁。
公元時期關于粽子的來歷。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把竹筒裝米投入江中,引魚蝦來食。以后,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竹筒裝米,投入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的由來。
怎么包粽子
包之前頭一天把干馬蓮用水泡上(可承受更大的拉力),包之前兩個小時將紅棗用涼水泡上備用。再將鮮粽葉用水煮大約10分鐘后洗凈泡在干凈水中,待用。先用勺把漂浮在江米水面上的一層發酵物(沫)撇干凈,注意不要弄到米里,然后將水澄出,再用干凈充足的自來水將米淘4—5遍以上(此過程注意不要用勺子用力攪動,否則米易碎),除去發酵味,將米放入水中,隨包隨撈。取2—3片粽葉,順向l/3處重疊平放在手心。如果很寬很長的粽葉,2片也可以。
將粽葉旋轉,在l/3處折成漏斗圓錐形,一定要用手握好。在漏斗中舀入江米,放入一半江米時,放入1個紅棗(加棗不是為了吃棗,而是為了出味,也可在部放一顆棗,米就不會漏出來了,然后放糯米,中間再放一個),再用其余的江米填滿,用手或淋水將江米壓實,也可以到鍋里的水沉一下。接著將上端多余的兩片粽葉(粽葉)折回蓋住上面的糯米,用手捏出尖角,然后用粽葉的尾部用力包裹好粽子,不要留有縫隙。用馬蓮(馬蓮出味,不用繩子)環繞粽子數圈,將粽子緊緊裹住,并在粽腰處扎緊打結。(此步驟非常重要,如果捆得不夠結實,在煮制過程中粽葉會有松開的可能,這樣就前功盡棄了)。
紅燒排骨粽子
一直以來粽子大多是被作為主食或甜品食用的,那么您想到過要將它做成菜嗎?有達人就創意出了一款“紅燒排骨粽子”,將排骨和粽子來了個新搭配。具體做法是,先將粽子煮熟后晾涼,切成大小合適的塊狀,煎成金黃色,再將焯過水的排骨炒香,與熬成金黃色的冰糖和蔥段、姜片一起入鍋炒,并加入料酒、生抽等配料炒勻,放入適量的開水燜爛,當燜至湯水濃時將煎好的粽子一起炒勻,裝盤時撒上蔥花和芝麻即可。在紅燒排骨中加入煎過的粽子,既有紅燒排骨的香濃,又有粽子的軟糯,而且沾滿紅燒肉汁的粽子又香又黏特別好吃,肯定會為端午節的餐桌帶來驚喜。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于怎樣煮粽子,怎么包粽子的相關資料了,希望能幫助到您。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關注【1588.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