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是美食屆當之無愧的“老網紅”。我國人食用香椿歷史長達數千年。早在漢代食椿習俗就已遍布大江南北,至唐宋食椿更盛,曾與荔枝一起作為南北兩大貢品,深受皇上及宮廷貴人的喜愛。
北宋文學家蘇軾在《春菜》一詩中提到:“豈如吾蜀富冬蔬,霜葉露芽寒更茁!边@里的芽就是指的香椿芽。宋代蘇頌編著的《圖經本草》載:“椿木實而葉香,可啖!痹饡r期素有“北方文雄”之稱的元好問《溪童》一詩寫道:“溪童相對采椿芽,指似陽坡說種瓜!钡黄菲返欠逶鞓O的香椿料理,卻形成于晚明迄今的五百年間。李漁曾說:“菜能芬人齒頰著,香椿頭是也!卑倌昵暗拿駠觊g香椿還是不分南北的“時令尤物”,各種香椿美食千姿百態。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品春、食春的習俗,而品的食的,便是生長于野外的那些野菜,認為在傳統的認知當中,這些野菜吸天地之精華而生,吃了對身體有好處。事實上很多野菜確實有著很不錯的價值,不僅味道好,營養也高,故而流傳至今,野菜依然在民間受到人們喜愛,每年春季人們去農村野外踏青之時,免不了要采挖些野菜回家嘗嘗。而近些年需求大了,價格自然就貴了,相信再過幾年,等香椿的產量上來了,香椿自由應該就能實現了。
香椿不僅僅是一種樹上蔬菜,也是一種具有觀賞價值和和文化價值的古樹。我國歷代典籍中,有許多書籍記載了香椿的藥用價值和食用價值!肚f子)有“上古有大椿,以八千歲為春秋”之說,故至今仍稱長壽者為“椿壽”。古人云:“綿綿慶不極,誰謂椿齡多!弊怨乓詠恚愦痪褪情L壽的象征。香椿文化傳承千年,所以,香椿從來都不是一種平庸的食物,在我國歷史上,它是少數能夠超越階級、突破民族的、真正做到“雅俗共賞”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