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過后農事忙。5月底,本是河南小麥大規模機收時期,卻因一場大范圍持續陰雨天氣打亂了節奏。據了解,此輪陰雨天氣影響了豫南小麥機收進度,對于豫北、豫中等地沒有成熟的小麥會導致籽粒灌漿不充分,影響粒重、產量和商品品質,部分地區小麥發芽、發霉等情況。據了解,這是近10多年來河南遭遇的Z為嚴重的“爛場雨”天氣。
為減少損失,收麥工作刻不容緩。目前的方法是“只能天一放晴就盡快收、盡快晾曬,晾曬不了就盡快烘干”。對于小麥晾曬的問題,有關工作人員稱,今年政府允許農戶到公路、文化廣場等公共場所晾曬小麥。同時,政府也會提供晾干設備,協助農戶晾曬麥子。
河南省調集了17萬臺輪式收割機和3萬多臺履帶式收割機,加快雨后小麥搶收進度。針對受災嚴重的地區,南陽組織724臺履帶式收割機和496臺烘干機搶收小麥;駐馬店預置了9.2萬余臺排水設備,并配備4.3萬臺小麥收割機,努力保障夏糧搶收。5月30日,河南省財政緊急下撥2億元專項用于小麥烘干。
據河南日報5月30日披露數據,河南省從23日開始組織豫南成熟地區抓緊搶收,雨前共搶收小麥178萬畝,成熟小麥基本搶收完畢,本輪降雨至今又組織搶收208.3萬畝,累計共收獲386.3萬畝,占全省小麥種植面積的4.52。
對于農戶經濟損失的理賠,河南省此前已推出了小麥完全成本保險。由于生產風險不一,河南省內各地區的保險費率并不一致,政府補貼比例也不盡相同。在南陽、周口等地,每畝保費為38元,“農戶按照每畝地7.6元的價格進行投保,政府會承擔其中的80,即30.4元。如果小麥絕收,保險將按照每畝一千元的標準進行賠付。”
這一場陰雨天讓河南小麥大面積受災,農民辛苦大半年眼看要收獲了卻又面臨收成減產和無人收購的難題,希望河南省政府能出臺相應政策,幫助廣大農民解決困難。也希望大家理性對待,不要相信網絡上一些蹭流量的不實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