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街頭小吃的你對于牛雜一定不陌生吧!牛雜是一種歷史悠久的街頭小吃,牛雜作為日常的充饑解饞食物是非常不錯的,但是牛雜的熱量高不高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牛雜的熱量
牛雜是指牛的牛肚、牛肝、牛腎、牛腸、牛橫利和牛肺等,我們平常吃到的牛雜就是將上述材料一起燉煮而成的。很多人愛吃牛雜但又怕吃太多會發胖,那么牛雜的熱量高嗎?
據檢測,以100克可食部分計,牛雜的熱量是168大卡,占人體每天必須的熱量的7%,同等質量下,瘦豬肉的熱量是143卡,米飯則是119卡,由此看來,牛雜的熱量是比較適中的。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牛雜就可以天天吃。簡單來說,牛雜其實就是牛的內臟,而動物的內臟是膽固醇含量高,不提倡經常食用,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更要遠離牛雜,身體健康的親們吃牛雜的時候也要注意量的把握哦!
牛雜的做法
材料:牛肺、牛肚、牛腸、牛粉腸、牛脾等牛內臟,淺色醬油,深色醬油,精鹽,紅糖,老姜,面鼓醬(或柱侯醬),蔥白,蒜茸,白酒,八角,陳皮,桂皮,甘草,草果,丁香,植物油
做法:
1、將牛雜洗凈,放入鍋內,加入清水,以中火煮沸,去除血穢,取出,再用清水洗凈;
2、將八角、陳皮、桂皮、甘草、草果、丁香用一塊白布包好扎緊;
3、旺火燒熱炒鍋,下油,放面鼓醬、蒜茸、老姜(捶碎)、蔥白爆香,烹白酒,放清水2000克,隨即將牛雜和佐料包放入,先以旺火煮沸后改用中火熬煮至爛,制成后的牛雜約750克;
4、用剪刀將牛雜剪成塊,加入鹵汁上碗即成;
5、吃的時候要趁熱,否則失去特色。可以依照個人口味加入辣椒醬或番茄醬等佐料。
牛雜怎么做好吃
牛雜好不好吃,關鍵在于湯底跟熬煮的時間。牛雜的湯底除了有牛雜外,還需加入牛骨一起煮,這樣煮出來的牛雜才香濃可口哦!另外,煮牛雜最好使用紫砂煲,通常是水開后,用紫砂鍋小火燉2-3個小時,這時候牛雜的口感就比較適中。煮好的牛雜可以馬上開吃,也可以放置一個晚上,讓它更入味之后再加熱食用。
牛雜中難免有異味,所以要讓它更加好吃最好先取去除異味。仔細地清洗牛雜就能很好地去除異味,具體做法是先用水把牛雜里面的血水撣出來,然后用食用堿或者小蘇打反復多次的搓洗,最少5遍,然后用鹽、面粉或淀粉、白醋再反復搓洗直到無異味。
以上就是牛雜的熱量是相關介紹了,希望能夠幫助到您,牛雜的熱量是比較適中的,但是也是不能多吃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