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眾所周知其吃法多種多樣,白水煮雞蛋里面雞蛋的營養不會流失很多,因為有一個堅硬的外殼包裹著里面的各種營養物質,即使有流失也是很少的一部分,所以它的營養更全。那雞蛋煮多長時間能熟?為什么煮雞蛋會破?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雞蛋煮多長時間能熟?
一般開水煮雞蛋3-5分鐘。水開后將生雞蛋下入鍋中,這時候的水溫在100度的沸點,,雞蛋會迅速受熱,讓其內部的蛋白瞬間凝固,之后繼續保持沸騰狀態,繼續煮2-3分鐘,關火后繼續再燜1-2分鐘,就能煮出好吃的溏心雞蛋。
為什么煮雞蛋會破?
1、雞蛋本身有細微裂縫。煮雞蛋之前沒有檢查,雞蛋有細微裂縫,在慢慢加熱的過程中,雞蛋中的蛋白和蛋清有所流出,使雞蛋出現破的情況。
2、煮雞蛋的水過少。煮雞蛋時,水沒有沒過雞蛋許多,在煮的過程中水分的流失,雞蛋有一部分暴露在空氣中,雞蛋殼承受不住熱氣而出現破裂情況。
3、用開水煮的雞蛋。煮雞蛋一般建議食用冷水,一方面是因為開水壺的口較小,放雞蛋的過程中易出現燙著的情況,另一方面是因為開水煮雞蛋,生雞蛋會承受不住高溫,而膨脹使雞蛋殼破裂,所以在煮雞蛋是用開水是較容易出現雞蛋破的。
雞蛋煮多長時間能熟?為什么煮雞蛋會破?以上就是全部的介紹內容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我們下次再見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