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繁花》近日帶火了胡歌同款“寶總泡飯”。泡飯是上海的一道傳統美食。資料顯示,上海泡飯分兩種,白泡飯是隔夜冷飯加水燒開或者干脆就用開水泡一下。咸泡飯則是隔夜冷飯加上隔夜菜燒開,連水帶飯一起下肚。隨著“寶總泡飯”的走紅,“吃泡飯是否健康”的話題也引起了公眾關注。有人認為,泡飯就像米粥一樣綿軟易消化,可以養胃。但也有人表示,吃飯時不應該喝水,泡飯是傷胃的。水泡飯和米粥有較大區別,易消化也不等于養胃,大多數人偶爾吃一下泡飯對身體不會造成傷害。
水泡飯不等于米粥
“水泡飯不等于米粥,水泡飯還沒有到達粥的狀態,飯還是飯,水還是水,俗話說‘湯泡飯,嚼不爛’。”成都醫學院D一附屬醫院副院長肖江衛表示,吃水泡飯時,水米交融的性狀會加速人體的吞咽反射,本能地只嚼幾下就咽下去。沒有經過充分咀嚼的食物大顆粒直接進入消化道,對原本脾胃虛弱的人來說,容易給脾胃增加更多負擔。但是米粥不同,粥基本上不需要胃再做太多工作,可以直接變成食糜,所以不需要嚼就能很好地被消化吸收。
肖江衛提到,易消化不等于養胃。因為胃是一個“用進廢退”的器官,當胃處于不舒服的特殊時期,吃點細軟、容易消化的食物,像白粥、面條等確實是“剛需”,但如果過了特殊時期,就應逐漸補充全面的營養,增強胃黏膜防衛能力。
“我們的胃會根據進食的量和食物的消化程度,動態地調節胃腸道的功能。如果長期食用過于軟爛的食物,胃的消化功能可能會逐漸減弱。相反,如果經常食用較硬或纖維素含量較高的食物,胃的消化功能可能會得到鍛煉和提高。”肖江衛說。
他提醒,“開水泡飯”營養成分較單一,日常生活中偶爾品嘗一下可作為口味的調劑,也是消化系統疾病患者飲食恢復期的一種過渡,但并不建議長期食用。需要食物攝入的多樣性,同時避免不良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才能真正“養胃”。
泡飯升糖指數高于米飯
為什么吃泡飯會導致血糖升高?肖江衛介紹,泡飯升糖指數低于白粥,但比米飯要高。因為其好消化吸收,極易升高餐后血糖。如果是肉湯泡飯,會含有大量的嘌呤;如果是菜湯泡飯,會含有大量的鹽、醬油、油脂、糖等。如果用肉湯、菜湯泡飯則很容易將這些成分全部攝入體內,熱量會超標,容易升高血脂、血糖,不利于健康。
此外,長期吃泡飯還可能導致咀嚼功能減退、胃功能退化等疾病,以及其他健康隱患。
肖江衛表示,小孩、老人、三高人群、心腦基礎病患者及腎臟基礎病患者等不適合吃泡飯,而其他人群偶爾吃一下泡飯對身體不會造成傷害。泡飯不宜多吃,一周至多三次。一日三餐中,早午餐不適合吃水泡飯,經過白天的營養補充,晚上來一碗清淡的菜湯泡飯,不僅解膩而且不會導致能量超標。
肖江衛談到,水泡飯源于過去上海人的生活習慣,當時大多數人的家里不通煤氣,一大早生煤球爐燒飯又很麻煩。于是,開水泡隔夜飯吃幾口顯得很方便。
“寶總泡飯”雖然綿軟可口,但如果長期單一食用或攝入過多的湯水,可能會對胃造成不良影響,還可能有營養不良的風險。像寶總那樣吃泡飯,要6樣小菜(腐乳、各色醬菜),已十分講究,但總結起來無非就是:咸且營養價值不高。所以,為了身體健康,建議大家平時要營養搭配,攝入適量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素,確保食物攝入的多樣性。
(其文)
《中國食品報》(2024年03月07日06版)
(責編:朱美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