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
早前流行病學研究提示,飽和脂肪酸與冠心病風險增加相關,因此美國、英國、加拿大和中國等許多國家的膳食指南均建議飲用脫脂奶或低脂奶,減少牛奶脂肪的攝入,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牛奶加工業也不斷增加脫脂或者低脂類奶制品的產量,消費者也對全脂牛奶或者牛奶脂肪心存疑慮。但近期又有研究表明,乳脂攝入不會增加肥胖和宿主血脂負擔,這些矛盾結論主要源于人群回顧性研究存在食物攝入記錄不準確、人類復雜的遺傳背景、不準確的飲食監測以及研究條件差異等問題,迫切需要開展精準控制條件下的確證研究與機理探索。
研究方法
此次研究選用的是遺傳背景清晰、基因序列穩定的C57BL/6小鼠模型——研究糖尿病、肥胖癥、動脈粥樣硬化的常用模型。科研人員對正常飲食組和高脂飲食組,持續7周每天分別飼喂15毫升全脂牛奶或者0.5毫升牛奶脂肪,相當于人持續5年每天食入2000克以上的全脂牛奶或者100克以上的牛奶脂肪。
研究結果
不增加血脂和體重負擔:無論對正常飲食組還是高脂飲食組,長期高劑量食用全脂牛奶或者牛奶脂肪,均不顯著增加小鼠的體重和血脂負擔。
提高有益膽固醇水平:無論是對正常飲食小鼠還是高脂飲食小鼠,長期高劑量食用全脂牛奶或者牛奶脂肪,都顯著提高了小鼠血液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平,HDL-C能夠降低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對附睪脂肪組織的影響:對正常飲食組,全脂牛奶或者牛奶脂肪實際上降低了小鼠附睪脂肪組織的重量,對高脂飲食組,全脂牛奶或者牛奶脂肪有降低小鼠附睪脂肪組織重量的趨勢。
改善腸道微生物群:全脂牛奶或者牛奶脂肪通過調控和改善腸道微環境,包括腸道微生物和代謝產物,正向調節小鼠的血脂代謝。研究還發現,對正常飲食小鼠,長期攝入全脂牛奶和牛奶脂肪能顯著改善腸道微生物中的α多樣性,但是對高脂飲食小鼠的改善效果不明顯,這表明高脂飲食對腸道微生物的負面影響更強,即使食用全脂牛奶和牛奶脂肪也難以完全扭轉這種負面影響。
研究結論
該研究成果從理論上回答了全脂牛奶或牛奶脂肪對不同飲食小鼠血脂影響的機理及其潛在調節路徑,有助于從產業上深化對全脂牛奶或牛奶脂肪的健康認識與全面利用。但研究人員也指出,依賴于動物試驗的結果并不能完全對應于人類,未來還需要開展精準控制條件下的確證研究,以進一步探索牛奶脂肪對不同人群健康影響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