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不及防地,迎來了冬天。天一涼,燜飯又重新殺回餐桌。做起來省心,肉、菜、飯一齊熱騰騰出鍋,還不用擔心炒完青菜肉涼了。
米飯吸收了肉的鮮美、蔬菜的清甜,一家老小都能吃得開心。搭配上也豐富,主食、肉類、蔬菜、醬汁任意變動,可以吃上一個月不重樣。
但,做起來也容易翻車。時不時就有米粉問我:為什么我做燜飯,排骨不夠軟?為什么煮好了米是夾生的?問到關鍵了,燜飯對食材包容度高,但對食材預處理可是有講究的。
不過也不麻煩,原則就一個:誰難搞先搞誰。
如果加的是帶骨且不易成熟的肉類,就調味燜煮。這樣才能保證米熟后排骨脫骨、鮮香入味。
如果下的肉類是海鮮、臘腸、肉片等,那難搞的就成米飯了。那咱就先把大米泡泡,讓它吸足水分。
今日入冬美食——咸蘿卜五花燜飯。
簡單的食材更易激發美味,不行往下瞧——帶皮五花肉、青蘿卜、干香菇、蝦米、國寶橋米、米酒、生抽、紅蔥頭、油、小蔥
①干香菇、蝦米用溫水浸泡,蘿卜切丁備用;
注:浸泡干貨的水保留,后續用來煮飯
②五花肉切丁,鍋加姜片、冷水及米酒煮沸,洗凈;
③中火煎五花肉至金黃,放蝦米、香菇、蘿卜翻炒;
④泡水半小時的橋米、米酒、生抽炒至粘稠,盛出;
⑤倒入電飯鍋,加泡過干貨的水沒過米飯煮飯;
⑥紅蔥頭洗凈后晾干水分,鍋熱油倒入;
⑦熬至焦黃,立馬把紅蔥酥和油過濾開;
⑧出鍋前淋上紅蔥油、撒上紅蔥酥,拌勻開吃。
這次用了沙窩蘿卜+國寶橋米。
沙窩蘿卜,皮薄而青綠,入口水潤、清甜。而且,它的維C含量要高出梨、蘋果8-10倍,多吃可健腸胃、促消化。
國寶橋米更是不用說,大米品類那么多,只有它——國寶橋米,在口味上滿足了我對白飯都好吃的要求,真不愧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在湖北境內,除了好口碑,銷量更是驚人,連續5年高端銷量居先。
吃著油、糯、香,兼容了糯米和粳米的香糯,滿口回甜。
不夸張說,飯桌上只要有國寶橋米飯,這一桌菜就黯然失色!
剛從稻田里采收下來的稻谷,立即送回糧倉,干燥、碾米、去雜、拋光、打包,所有工序都以較快時間完成。
三五天送到手里,一打開還帶著稻田里的谷香,還沒下鍋,都能把人香迷糊!
拿來做燜飯,好吃、營養高,好處都讓它占了~
混著豬油、蔥油的香氣、海味的鮮美,扒拉一口,每一樣配料都在撩撥著舌腔,吞咽下肚,是實打實的熨帖、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