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涼好個秋,飲佐熱粥先。沒錯,粥。哎,先別急著吐槽,畢竟,煮粥誰不會?但煮一碗合格的粥,我想你少不了這篇秘訣匯總。
米粒開花,綿滑起膠,粥水水乳交融,入口如絲緞一般緩緩滑入喉中。入秋后日漸變涼,清早吃上這一碗,五臟六腑都舒展開來,熨帖得很!
百年來,國人始終把粥作為養生佳品,特別是處暑過后,氣溫開始下降,天氣逐漸轉涼,此時養生非常重要。對我國人來說,粥不止是食物,更是慰藉。不多說,今天,我就系統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在家輕松搞定一鍋好粥。
想要煲出一鍋靚粥,得從一把米開始。大米分秈米、粳米和糯米三種,常用來煮粥的是前兩種。北方常種植的是粳米,米粒圓滾滾的,珍珠米就是其中一個代表選手。而南方盛產秈米,顆粒纖長,對比圖如下,其中連續5年高端銷量居先的國寶橋米,則是南方秈米之一。
國寶橋米,超100處天然泉眼的灌溉,全年超2800小時的日照,每一粒橋米在從幼苗到生長,都吸收了土地里足夠的微量元素。這樣環境生長出的橋米水分足,膠性重,帶著股新鮮勁,煮出來的粥香綿。
挑好了米,離成功就近了一大半了。接下來得對米進行一點預處理,不麻煩,簡單小秘方即可讓白粥身價翻倍。將米和水的重量比按1:15是比較合適的,比如100g的米就搭配1500g的水。
注意要沸水下米,米粒才不容易粘底。加入米后攪合攪合均勻,開中火熬煮40-50分鐘,每隔15分鐘就再用勺子攪拌一下,刮下鍋底以防米粒粘底。切記,煮粥一定要一直保持中火煮,米在翻滾狀態下才有利于淀粉析出,才會綿滑起膠。煲好的粥底,香滑綿軟,粥底稠而不膩,單喝就足夠美味,送進嘴都不用嚼的,一口下肚撫過五臟六腑,全身舒服。
我知道看到這,肯定會有朋友問,煲個粥底就要花四五十分鐘,有沒有快點的方法?
煮粥偷步小技巧——冷凍米。米淘洗后濾干水分,提前一晚放冰箱冷凍成塊,第二天直接扔鍋里煮就成,可以縮減10來分鐘的煮粥時間。因為米冷凍時水分結成冰晶,化凍后相當于米粒內部已經裂開了,所以很快就能煮出米花,效果相當不錯。搞定了粥底,就等于搭建好了舞臺。再花一兩分鐘,滾入處理好的新鮮食材,就是一碗好粥的正確打開方式。 一碗粥雖然簡單,但關鍵時刻,暖胃暖心。我總覺得,學會煮粥,是通往幸福的一條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