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過去的集中選址核心商圈,到現在扎堆在熱門商場開店,甚至出現了不少同層開店、門對門“做鄰居”……最近,人氣餐飲品牌“貼身”開店成為趨勢。客流“共享”之下,這些餐飲“排隊王”上演“貼身肉搏”,消費者從這種競爭中享受到了餐飲品牌不斷進階的菜品品質與服務,人氣餐飲聚集也讓商場形成了“餐飲目的地”,進一步提升了客流和熱度。
但業內人士認為,這樣的現象也存在隱憂:“水漲船高”的商場租金難免讓餐飲企業的競爭成本加劇,同質化和消費者的審美疲勞也極易產生。餐飲“貼身肉搏”戰術總體來說屬于“高風險高回報”,餐飲比拼的本質依舊是菜品、供應鏈體系和持續的產品創新能力。
不足百米內集中4家新老“排隊王”
在北京朝陽大悅城7層,不到百米的距離內,就集中了4家以排隊著稱的餐飲品牌:老牌火鍋企業巴奴,湘菜人氣品牌費大廚,網紅烤魚品牌烤匠,“排隊10小時”的壽司郎。新京報記者在周末的用餐高峰時段看到,“門對門”的烤匠和費大廚的工作人員叫號的聲音此起彼伏,門口排隊和等位的人群幾乎讓門前的過道出現“堵人”現象。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北京朝陽合生匯。在合生匯3層和4層,集中了費大廚、小放牛和湊湊。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就在4層湊湊門店的旁邊,人氣湖北餐飲來菜已經鎖定了該商鋪,圍擋上“湖北頭牌藕湯”“湖北藕湯”的宣傳語。這意味著其與對面的“全國小炒肉大王”費大廚之間即將上演一場“激戰”。
在北京朝陽合生匯,聚集了多家人氣餐飲品牌。新京報記者王萍攝
從過去的選址在同一商場中,到現在的同層、甚至毗鄰開店,不難看出餐飲品牌的“貼身肉搏”正在升級。以烤匠為例,烤匠進入北京之后,目前已開的3家門店分別位于北京朝陽合生匯、西直門凱德MALL、朝陽大悅城,幾乎都是熱門餐飲最集中的商場。從傳統的“排隊王”海底撈、巴奴,到近年來人氣居高不下的費大廚、壽司郎、大樹餐廳、糖水川菜……在業內人士看來,烤匠在北上擴張選址中緊跟“熱門”開店,這種近乎“貼身肉搏”的選址策略,旨在精準截流目標客群,化利用成熟餐飲聚集效應。
費大廚辣椒炒肉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費大廚辣椒炒肉全國直營門店已經突破了190家,覆蓋長沙、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成都、西安、武漢等核心城市。新京報記者注意到,費大廚的門店覆蓋的幾乎均為城市的熱門商圈。排隊小程序上顯示,北京的大興薈聚、朝陽合生匯、西單大悅城、西直門凱德等多家門店在用餐高峰時段的等位數量均超過百桌。該負責人表示,費大廚的選址未來依舊會堅持高線城市、熱門商圈,成都、武漢、西安、廣州等地已經有多家新店在籌備中。
食客、商場受益于餐飲流量競爭
在業內看來,這種“貼身”戰略的背后,是餐飲品牌對優質客流的激烈爭奪。首先,這樣的集中選址,降低了選址風險與獲客成本。新京報記者隨機采訪的多位消費者均認為,被冠以“排隊王”的餐飲品牌,本身就是流量。“如果排隊時間太長了,會選擇附近的餐飲用餐或者同品類的餐飲用餐!笨窘硠撌既死淦G軍曾經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烤匠北京首店在朝陽合生匯開業后,有消費者因為等位時間過長,而選擇了到同商場其他烤魚品牌就餐。“所以,一個新品牌緊貼這樣的門店選址,可以直接承接其溢出客流。這相當于用別人的廣告效應為自己引流,大大降低了市場培育和初期獲客的成本!
同時,多個“排隊王”同場競技,也會很容易形成“餐飲目的地”效應。北京知名的餐飲街簋街,就是在形成過程中聚集了多個熱門餐飲品牌,強化整條街在消費者心中的“美食地標”認知。對于餐飲企業本身而言,激烈的競爭會推動產品質量、服務效率、創新速度,從而提升品牌的組織運營能力。
對于商場本身而言,將多個熱門餐飲品牌集中布局在同一樓層或區域,可以高效提升該樓層的坪效和人氣,形成“餐飲熱力區”,帶動整個商場的人流循環和消費轉化,商場也樂于促成這種局面。
推高租金、“內耗”加劇,扎堆開店存隱憂
“紅利”雖多,但是扎堆開店的隱憂也逐漸明顯。有從事商業地產行業的業內人士表示,熱門商圈的黃金點位是稀缺資源,多個品牌競相爭奪,必然推高租金成本,直接侵蝕企業利潤。《2023年中國餐飲年度報告》顯示,房租、人力、食材這3項支出基本占到了商家總成本的70%-75%,再扣去稅費、固定資產折舊與其他損耗,利潤率通常只有5%-10%。其中,房租是成本,不少店的房租甚至占到了月營業額的30%-40%。
中指研究院于今年7月發布的《2024上半年中國商業地產租金指數研究報告》顯示,2024年上半年,百MALL商鋪平均租金為27.17元/平方米/天,上漲0.25%。有媒體報道,目前北京普通商圈的租金普遍在20元-30元/平方米/天,一家150平方米的商場餐廳光是門店的租金一個月就高達9萬-13.5萬元不等。如果是在五棵松華熙、朝陽合生匯等熱門商圈,租金可能還要翻上一番,甚至可以達到50元/平方米/天,同樣一家150平方米的餐廳月租金可能高達22.5萬元,這幾乎超越了餐廳成本結構中房租占比不得超過30%的紅線。
業內人士還指出,在“貼身肉搏”中,也出現過企業被競爭對手的策略“帶跑偏”的現象:“對方推新品,我也要推。對方做促銷,我必須跟進。長期下來,企業會從‘產品驅動’變為‘競爭驅動’,忽略了自身品牌的獨特價值和長期戰略,最終導致核心優勢喪失,陷入同質化的價格戰、營銷戰。”此外,過于密集的“排隊盛況”可能引發消費者反感,漫長的等待時間會極大提升心理預期,一旦菜品或服務稍有不滿,就容易產生巨大的失望感。新京報記者在大眾點評App上也注意到,在“高人氣”的餐飲品牌的“差評”中,很多是由于“排隊等位時間過長”而產生的!安惋嫛N身肉搏’戰術,在品牌進入新市場初期或快速擴張階段,是一種高風險、高回報的激進策略,能快速建立品牌認知、搶占市場份額。但最終的比拼依舊是‘能打’的菜品、強大的供應鏈體系和持續的產品創新能力!
新京報記者王萍
編輯王琳
校對穆祥桐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