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線下客流不再是解,餐飲業的存量博弈愈發激烈。高企的租金、人力成本和白熱化的競爭,正倒逼著品牌們尋找新的增長曲線。
近日,餓了么在一場餐飲品牌經營者城市交流會上透露,借助AI和數智化能力,探索更輕、更快的店型,正在成為品牌穿越周期的關鍵,也就是要用“衛星店”模式,批量制造“萬單店”。
“衛星店”起風,外婆家跑出230%增長
所謂衛星店,就是指僅通過網絡平臺接收訂單、不提供堂食服務的店鋪。
數據顯示,自5月淘寶全量上線以來,餓了么華東市場連鎖品牌整體生意規模增長200%,月度“萬單店”數量更是同比增長了驚人的37倍。在這背后,“衛星店”這一輕量級、高坪效的店型功不可沒。
作為中式正餐的頭部品牌,外婆家是這個模式的典型代表。其“輕店型”品牌——“外婆送到家”目前已開出70余家門店。自7月以來,這些專攻外賣的衛星店實現了生意增長230%的突破,并快速跑出了11家月銷過萬的“萬單店”。
“相對于開大店需要綜合考慮人流、商圈等復雜維度,借助平臺的AI多店型模擬可以極大提高決策效率。”外婆家集團總經理周春城對此深有體會,“衛星店的人效高、面積小、投資更可控,能幫助品牌覆蓋過去無法觸達的人群,是對外婆家品牌的一個極大補充。”
這種“主品牌勢能+小店型快跑”的組合,正在被更多品牌驗證。深耕浙江23年的西式餐飲品牌“菲滋”,其衛星店品牌“菲滋歡樂送”也已跑出萬單店。
從選址到營銷,AI成品牌“超級大腦”
如果說“衛星店”是新的增長模型,那么AI就是驅動這個模型高效運轉的“超級大腦”。
流量只是入口,如何將流量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意,并沉淀為品牌資產,是平臺和商家共同面對的課題。餓了么品牌中心數智化商家運營負責人鄭立志介紹,這套貫穿開店全周期的“AI解決方案”,正成為品牌決策的“超級參謀”。
在開店前,AI智能選址能大幅降低投資風險。菲滋歡樂送品牌負責人匡偉光透露,AI選址不僅助力其開店成功率達到,更將門店投資的平均回報周期縮短至10個月左右。而在日常運營中,通過店型模擬與選品推薦,AI又能幫助品牌快速提升月利潤率和單店產能。最終,這一切都指向了轉化效率的提升。匡偉光表示,得益于精準營銷,“菲滋歡樂送”的下單轉化率比傳統大店平均高出10%。
“衛星店就像我們整個品牌的,它能滲透到城市的每個角落,包括金華、寧波下面的縣域,真正讓我們的產品走入千家萬戶。”匡偉光補充道。
不止于流量,做深用戶資產成新課題
在流量紅利見頂的當下,精細化運營和用戶資產的積累,其重要性愈發凸顯。
據介紹,餓了么的“TRUST”方法論,正通過深挖用戶分層消費偏好,匹配精準的營銷工具,幫助品牌完成從拉新、轉化、提頻到長久留存的全鏈路用戶資產積累。
蘇州新茶飲品牌“百分茶”就是一個鮮活的案例。通過推動品牌與熱門游戲《未定事件簿》開展跨界聯名,精準借勢補充了品牌Z世代人群資產。“這批Z世代潛客流轉至忠誠用戶的人數月環比增長了29%。”百分茶品牌運營總監丁為全介紹。
除此之外,餓了么還在為餐飲品牌提供更多的創新業務場景,例如助老e餐、員工企業餐和騎士餐等多個創新場景。餓了么表示,未來仍將持續通過技術賦能、數據洞察與策略共創,助力品牌在生意經營、用戶運營和店型創新等多維度實現可持續增長。
來源:新聞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