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第十六屆上海國際餐飲食材展在上海啟幕,一場匯聚全球餐飲食材精華的行業盛會,吸引眾多行業企業與市民參與。
8月27日,第十六屆上海國際餐飲食材展易縣農特食品“組團”亮相,備受客商青睞。劉英紅攝
保定冰柿、水晶粉條,鹵蛋、醬牛肉、高油酸花生油、紅薯干等獨具北方鄉村特色的易縣農特食品集體亮相,備受關注。活動當天,“保定冰柿”2家生產企業精準對接加拿大、日本進出口貿易客商和國內大型商超、社區團購負責人并達成相關合作意向。河北瑞熠天淀粉制造有限公司與上海客商達成價值300萬元淀粉產品訂單。
“保定冰柿”亮相第十六屆上海國際餐飲食材展,獨特的口感深受市民追捧。劉英紅攝
“紅薯干軟糯甘甜,備受關注,首次對接了廣州和上海的客商。”易縣農地鮮農副食品加工坊負責人田雨說,“來參加展覽,產品口味贏得了大量好評,也開拓了更大的市場,可謂是收獲滿滿。”
此次展會河北易縣共有26家農特企業參展,產品涵蓋休閑食品、肉制品、雜糧、飲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等12類110多個品種。從方案出臺到參展企業報名、從產品篩選運輸到展會布置,均由易縣農業農村局、易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易縣食品行業協會統籌,以確保參展產品質量和口感。
活動現場。劉英紅攝
“通過產品展示、現場推介等形式,采購客商可近距離感受、品嘗易縣百余種農特食品。”易縣食品行業協會執行會長、河北瑞熠天淀粉有限公司總經理苑文玉說,農特食品首次“組團”參加上海國際餐飲食材展,是行業協會主動對接國際大舞臺,搭建起農特食品走出大山,走向全國,甚至更廣闊的市場平臺,助推“土特產”銷路寬、漲身價。
活動現場,易縣“土味”鹵制品吸引眾多國際客商駐足、洽談。劉英紅攝
據悉,河北省易縣是山區農業大縣,有著良好的自然資源優勢,全地貌地形孕育了豐富的林果、藥材、畜牧、糧油等農副產品。近年來,易縣縣委、縣政府以科技為支撐,錨定農副產品深加工賽道,通過搭建平臺、整合資源、創優環境等舉措,做強園區支撐,延伸食品加工產業鏈,推進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發展,目前,縣內28家農產品加工企業主要涉及畜禽加工、冰柿加工、淀粉加工及糧油加工,多元化的農產品加工聯合主體,有效帶動農民從“小生產”走向“大市場”。2024年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達29.86億元。(萬旭)
來源:金臺資訊